- 1
- 2
- 3
- 4
- 5
中国钢铁股眼下正在股市里逆天大涨,但是,掀开这层“面子”,回到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个议题上,中国钢铁行业问题重重的“里子”依然摆在那里,于是民营企业仍旧冷对。
顶着全球产量“第一大户”的中国钢铁,究竟是怎么了ς让搞了60年钢铁的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、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直呼:“现在搞普通钢铁投资,那纯粹是自投罗网、自寻死路。”这是吴溪淳在12月13日召开的“聚焦混合所有制——民营与国有钢铁企业改革发展论坛”发出的声音。
中国钢铁业,磷铁原料业,产能过剩、产业集中度低、产品附加值低、打价格战等种种问题,已经被炒了无数年。在上述论坛中,澎湃新闻发现,启动国有企业改革,已成为业内人士眼中解决中国钢铁业顽疾的唯一之道。
可惜的是,时过境迁,对民营钢企来说,国有钢企的魅力并没有那么大了。即使国有钢企“敞开怀抱、拥抱民企”,扑空的概率也不是没有。
中国第一大民营钢企沙钢就站了出来,想跟国有钢企来谈谈条件。沙钢集团股东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新仁在上述论坛中表示,“参与国有企业的混改,我们有这个期望,但是第一个要求就是国有企业的体制、机制市场化改革,如果这个体制、机制不到位,那么我们参与改革的期望也就没有”。
国有企业僵化、低效的体制机制,并不是民营钢企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性不高的唯一因素,参与改革后的“地位”也让民营钢企担忧。
李新仁坦言,“民营企业去参与国有企业,从话语权来说,我主张,对一些具有竞争性的国有企业,我们要么不参与,要参与就是做最大股东”。李新仁对丧失话语权的担忧,并不是单纯从“谁来主导”来考虑。他解释,“国有企业用远低于成本价来向社会抛售钢材,这是引起国有资产的流失,如果我们参与进去没有话语权,那不是我的资金也流失了吗ς它(国有企业)损失的是国家资产,它的董事长、总经理却没有损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