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资本方加注钢铁电商 机会真的来了?

时间:2015/3/9

 当那些磷生铁大佬们在思考着下一步到底该减产还是裁员的时候,手握资本的投资方却对钢铁电商不断加大赌注。这些投资人并不看好中国钢铁产业,但却异常偏好钢铁电商模式。
2015年年初,中国一家正在崛起的钢铁电商平台找钢网,获得了包括IDG资本、华晟资本、雄牛资本、红杉资本、经纬中国等数家投资机构联合进行1亿美元投资。这已经是这家刚刚发力钢铁电商的交易平台在短短3年时间里,进行的第四轮融资。
自2012年正式上线以来,找钢网已经先后通过四轮融资,迅速扩大了其电商平台的交易量。找钢网创始人兼总裁王东透露说,2012年上线时,我们整个交易规模只有2000多万元,至2014年年底,其交易规模达到2000多万吨,交易总额688亿元,交易规模较2013年提高了374%。
2000多万的交易规模,已经相当于中国一个大型钢铁企业全年的钢产量。目前在找钢网的平台上,采购注册用户已超过2万家,其中小型钢贸商和长期有采购行为的大型钢贸商数量有1万余家。
中国冶金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将2014年称为,中国钢铁行业电子商务发展元年。他说,目前钢铁电商已经具备的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发展势态,正处在从量变到质变转型阶段。
遍地开花
最近几年间,中国钢铁电商平台迅速爆发。从宝钢、五矿、武钢、河北钢铁等大型钢铁企业到找钢网这样的第三方交易平台,纷纷涌向电商交易模式。其中,宝钢集团和宝钢股份拟共同投资20亿元加码电商拓展钢铁电商服务,而以钢贸发家的西本新干线也宣布斥资10亿联手江苏西城钢铁共同打造华东最大螺纹钢在线商城。截至2014年,全国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企业有580多家,其中涉及钢铁的有100多家。
中国越演越烈的钢铁危局,催生了电商模式的遍地开花。有统计显示,自2012年钢贸危机发生以来,全国的钢贸商数量已经从20万家缩减至10万家左右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委会去年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,钢材难卖成普遍现象,2014年有65%的钢贸企业卖一吨钢的利润低于10元,亏损企业的占比达到18%,46%的贸易商预计2015年的业绩比2013年下降。
同时越来越多的钢厂在亏损中挣扎,限产甚至停产的现象正在蔓延。随着海鑫钢铁和川威钢铁相继被宣布进入破产重整,这个行业最困难的日子已然到来。
3月4日,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人士对经济观察报称,在2014年不少钢厂其实都面临着海鑫钢铁类似的局面,只不过没有严重到海鑫那种地步,一些国有钢厂在靠地方政府硬撑着,一些民营钢厂已经基本大面积停产。
一份来自权威部门的行业资料显示,2014年10月,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中,有两家企业粗钢产量同比减少超过80%。其中海鑫钢铁减产85.87%,而另一家则是首钢集团下属的首钢贵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,减产幅度达到了89.59%。这意味着,这两家钢厂基本已经全部停产。根据统计,有8家钢厂减产幅度超过20%,其中川威钢铁集团减产近35%。



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English 全国服务热线 400 608 5658 销售热线:150-9328-8537 豫ICP11014147